盘锦市启动“2023年爱鸟周”自然笔记活动
4月23日,由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指导,市林湿局联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迁飞保护网络项目、红树林基金会主办的“保护全球候鸟迁飞通道”暨盘锦市中小学生“2023年爱鸟周”自然笔记活动正式启动。主题活动旨在向全市中小学生科普候鸟保护知识,引导他们发现和了解湿地之美,并征集自然笔记作品。本活动将持续至5月25日。
工作人员为学生们讲述湿地知识。
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每年迁徙停歇或繁殖的水鸟超过一百万只,是全球黑嘴鸥最大种群的繁殖地,是丹顶鹤大陆种群北迁的最重要和最集中停歇地……为吸引广大青少年关注并参与候鸟迁飞保护行动,市林湿局发起“保护全球候鸟迁飞通道”暨盘锦市中小学生“2023年爱鸟周”自然笔记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湿地自然笔记作品。
自然笔记是通过文字和绘画记录自然观察的一种方式,是自然画,也是自然诗,更是人们亲近自然、感悟自然、敬畏自然的印记。学生们通过湿地自然笔记创作,可以更好地感受了解湿地,享受与湿地相处的时光,把对湿地的美好留在了笔下。
主题活动启动当日,在辽河油田兴隆台第一小学举行了培训活动,培训对象为全市中小学校生态和绘画老师,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培训中,市林湿局邀请红树林基金会自然笔记专业人员和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监测人员讲授,通过讲授传播候鸟和湿地保护等知识。老师们听后纷纷表示受益颇丰,将所掌握的内容讲给学生们听,做好爱鸟护鸟、守护家园的传递者。
据市林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主题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湿地自然笔记作品,奖励评选出的优秀作品,作品还将被制作成册。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征集湿地人物故事,引导更多人通过参与主题活动,进一步了解候鸟、了解湿地等方面知识,而后加入保护的行动中来,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记者:李博 邵思雨
编辑:梁媛 王喆